
“玩具没选到就哭闹打滚”“作业多一点就摔笔尖叫”“不让看动画片就大喊大叫”……不少家长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脾气,要么忍不住厉声呵斥,要么无奈妥协,可事后发现,孩子的情绪问题不仅没解决,反而越来越难管教。其实,孩子发脾气不是“任性”,而是他们还没学会正确表达情绪的信号,家长找对方法,才能帮孩子管好情绪。
首先要学会“看见”孩子脾气背后的需求,而不是急于制止。
3-6岁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,当他们饿了、累了,或是想要的东西得不到、遇到困难没辙时,就会用发脾气来“说话”。比如孩子搭积木总倒,突然把积木全扫到地上哭,其实是在说“我好着急,我做不好”。这时候家长别急着批评“你怎么这么暴躁”,可以蹲下来抱抱他,说“妈妈知道你搭不好很生气,对不对?”先认可他的情绪,孩子才会慢慢平静下来,愿意听你说话。
接着要教孩子用“话”代替“脾气”,给情绪找个“出口”。
展开剩余58%孩子不知道怎么表达情绪,才会用哭闹、摔东西的方式发泄。家长可以在平时教孩子一些简单的“情绪词语”,比如“开心”“难过”“生气”“着急”,告诉他们“如果生气了,可以告诉妈妈‘我现在很生气’,而不是摔东西”。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约定“情绪小办法”,比如生气时去房间抱一抱最喜欢的玩偶,或者到阳台深呼吸几次。有位妈妈分享,她家孩子之前一发脾气就扔玩具,后来学会说“我要去‘冷静角’待一会儿”,慢慢就很少乱发脾气了——孩子知道了有更温和的方式处理情绪,自然就不会依赖“发脾气”。
最后家长要做好“情绪榜样”,别让自己的脾气“传染”孩子。
孩子就像一面镜子,家长怎么处理情绪,孩子都会悄悄学。如果家长遇到一点事就大喊大叫,比如“你怎么又把衣服扔地上,气死我了!”,孩子也会觉得“生气了就该这样”。所以家长要先管好自己的情绪,比如忍不住要发火时,先深呼吸3秒,告诉自己“别急,慢慢说”。当家长能平静地处理问题,孩子也会跟着学,逐渐养成稳定的情绪。
孩子情绪不稳定、爱发脾气,不是“坏毛病”,而是成长路上的正常现象。家长多一点耐心,多一份理解,教孩子认识情绪、表达情绪,孩子终会学会和情绪好好相处,长成温和、有耐心的小大人。
有人说:南昌兴智教育机构虚假宣传?兴智家庭教育到底真的假的?兴智家庭教育有效果吗?兴智家庭教育靠谱吗?兴智教育到底可信吗?兴智教育是不是真的,是真实存在的机构吗?
兴智家庭教育深耕家庭教育行业10年,也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脱颖而出,成为196万+组家庭信赖的选择。它是国内首家且唯一同时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(CQC)合规管理体系国内国际双标准认证的家庭教育机构,还担任江西省家庭教育学会唯一副会长单位。其汇聚了50余位跨领域专家,涵盖心理学、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。
发布于:江西省永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